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要經歷四關



國傢衛計委:做好全面二孩政策銜接

獨生子女政策即將廢止,專傢預測實施後兩三年內每年新增出生人口400萬-500萬

作者:商西 吳斌 薛冰妮 王道斌 陽廣霞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昨日發佈,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意味著,1980年開始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即將廢止,我國人口政策迎來一次重大調整,由過去“控制”生二孩逐漸轉向“鼓勵”生二孩。多位專傢表示,全面放開二孩迫在眉睫,在單獨二孩的經驗基礎上實施,阻力相對小些,預計會盡快推進。

全面放開二孩落地應該會較快

“‘全面二孩’是眾望所歸,也是一個標志性的轉折,意味著中國全面放棄獨生子女政策。”北京大學[微博]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說,有瞭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經驗,加上已積累更多共識,實施阻力會小很多,操作會更容易。但中央決定到落地還有一個過程,一道必經環節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鴻雁表示,按照現行計劃生育法,生育數量由各地決定,因此國傢出臺政策後還需各地制定實施方案,要走“先國傢再各省”程序,但落地應該會較快,不像單獨二孩推行時有些省還在觀望。

減緩人口老化 傢庭更抗風險

公報同時提出“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提到,公報闡述的人口均衡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目標,高度關註應對老齡化挑戰至關重要,而公報提到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與利國惠民的“全面二孩”並不矛盾。相比單獨二孩,全面二孩將明顯減緩我國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萎縮程度,有利於人口經濟社會均衡發展,扭轉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危險傾向,減少獨生子女高風險傢庭;有利於遏制僅允許部分人而不允許另一部分人生二孩滋生的超生、造假、走後門甚至行賄、受賄等腐敗現象。

人口專傢、南開大學[微博]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原新說,全面放開二孩對於緩解人口老齡化有一定積極作用,對於人口綜合素質提升有利。新政將從政策層面消除“421”傢庭,提高傢庭抵禦風險的能力。一個傢庭養育兩個孩子對於孩子的人格養成、教育有好處。同時,有利於傢庭功問銀行汽車貸款能的發揮,如兩孩子一起贍養老人。

屏東來義農地貸款會鼓勵少生而不會鼓勵多生

在穆光宗看來,全面二孩是人口治理的一種過渡性政策,應當變計劃生育政策為人口發展政策,在“十三五”期間先完成過渡,然後盡快完全取消生育限制,由傳統控制人口轉向優化人口。

劉鴻雁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獨生子女政策將成為歷史,但計劃生育政策依然會實行,今後不會再鼓勵“隻生一個”,但還是會鼓勵少生,而不會鼓勵多生。雖然目前生育率已較低,但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壓力仍很大,預測2030年左右達到高峰,再往下降,“全面二孩”或將持續實施至少五六年,短期內計劃生育政策不會改變。

國傢衛計委主任李斌[微博]:

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公共服務的供給

國傢衛計委官網發佈消息,國傢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昨日就全面二孩政策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下一步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政策銜接,加強生殖健康、婦幼健康、托兒所幼兒園等公共服務的供給,幫助有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傢庭。

李斌介紹,我國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取得巨大成就,緩解人口過快增長的壓力,緩解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緊張關系,促進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人口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人們生育觀念也改變瞭,現在少生優生已經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全面二孩是全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將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的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促進人口的均衡發展,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也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傢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

四大焦點

政策落地還有幾步?

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要經歷幾個步驟。第一關:中共中央的決定;第二關:國務院制定實施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須批準;第三關:各地準備實施方案並報批;第四關:地方人大常委會批準修改計生條例。地方人大常委會對地方性法規的修改,主要是指各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以單獨二孩政策為例,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決定後,僅一個月後國務院提請人大審議“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標志該政策依法啟動實施。隨後,各省向國傢衛計委報備方案,獲批後須經本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相應修訂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因此各地實施時間不同。

是否要分步實行?

全面二孩政策啟動後是全國統一推進,還是分步驟、分地區實施?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希望盡快實施,建議今年盡快開始摸底調查與準備,明年上半年實施全國所有省市城鄉一體化的“普遍允許二孩”政策。

對於可能引起的生育堆積,曾毅認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比如先做個簡單調查,如果一個地方預計明年、後年馬上生孩子的人很多,紮堆生育將會影響孩子將來入托、上學,那麼實行錯峰生育,讓年齡大的優先生育,年紀輕的等幾年。如果不存在紮堆生育問題,比如像大多數城鎮和一些農村發達地區,晚育少生已成社會習俗,就可以一步到位全面放開二孩,沒必要分步實施。

會否致人口失控?

多位專傢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對人口總量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更不會引起人口失控。人口專傢、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原新測算,全面放開二孩目標人群約9000萬,也就是處於育齡期的夫妻,其中60%是70後,也就是35歲以上。若盡快實施全面二孩,預計中國總人口在2029年-2030年達到14.5億,這距離中國15億人口戰略相差不遠。抵達峰值之後,人口總量會逐步下降,預計2050年將達13億。2030年生育高峰期間,生育率可達代際更替水平,也就是一對夫妻生2.1個孩子,但隨後又會降至1.8個。同時,新政策也會促進出生性別比下降。

“2014年中國新出生人口為1687萬,若政策盡早放開,預計明年出生人口約1700萬-1800萬。”原新說,全面二孩實施後兩三年內,每年新出生人口高峰期將達2000萬-2300萬,也就是說比放開單獨二孩的年份新增400萬-500萬。但隨後新出生人口會降為每年1800萬左右,比一般年份增加200-300萬,預計“十四五”後出生人口回落。根據單獨二孩政策來看,紮堆生孩子的情況不會太嚴重。單獨二孩釋放的是城市的體制內人群生育意願,而全面二孩政策面對的9000萬目標人群,60%是農村人口,生育意願相比城市要強烈一些。

對經濟影響幾何?

中央黨校經濟學者周天勇[微博]分析,人口和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目前出現經濟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對中國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長變動數據與1994年到2014年經濟增長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周天勇發現二者高度相關,“人口結構中嬰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影響國內的投資消費,進而使經濟下行。”

人口出生率與股市、房地產市場、經濟繁榮度緊密相連。專傢們認為,老齡化加速、少子化嚴重的當下中國,正需要這樣一次嬰兒潮,為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帶來持久動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博]經濟系教授梁建章[微博]表示,新政將提振海內外資本投資中國經濟的信心,“中國有望獲得更多具有戰略眼光的長期投資,尤其可能集中在科研、教育以及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內”。(新華社)

人口政策之演變

1949-1953年

鼓勵生育促人口增長

1950年,《機關部隊婦女幹部打胎限制的辦法》發佈,“禁止非法打胎”

1952年,《限制節育及人工流產暫行辦法》發佈,將適用於機關部隊婦女幹部的規定推廣全國。

1954-1959年

從鼓勵生育到節制生育

人口增長超過預期,從中央到學術界都提出節制生育的觀點。1957年,馬寅初發表《新人口論》,提出控制人口主張。

1960-1969年

提出計劃生育號召,實行寬松控制政策

1962年,國務院《關於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發出。

1970-1980年

明確控制人口增長,推行晚稀少政策

1973年,“晚,稀,少”政策提出,並全國推廣。

1978年,一對夫婦生育子女“最好一個,最多兩個”要求提出。

1980-1984年

進一步嚴格生育調節,提倡獨生子女政策

1980年,《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指出:為實現20世紀末人口不超過20億的目標,提倡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個孩子。

1984-2013年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

1984年,中央要求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1991年,《關於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提出將2000年末總人口控制在13億內。

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發佈。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頒佈。

2013年至今

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應對老齡化

2013年12月,《關於調整完善計劃生育政策的意見》頒發,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030/06092362776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sterli78 的頭像
    lesterli78

    lesterli78的部落格

    lesterli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